看完最新的楼市数据, 我心凉半截

最近翻看国家统计局的半年报看得我直摇头,楼市就像个重感冒的病人,虽然偶尔打个喷嚏好像好转了点,比如某些新项目卖得还行,但整体体温(投资开发热度)还是降得厉害,而且降温的势头似乎还在扩大,说白了市场信心真没想象中那么足。

最让我心头一紧的是开发商的"钱包",今年头六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砸下去4.66万亿,听着吓人吧?但同比去年直接缩水了11.2%,而且跌幅比1-5月份还扩大了0.5个百分点。这意味着什么?开发商拿地盖楼搞配套的积极性肉眼可见地蔫了。

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下降,是连续几年一路向下,去年上半年跌7.9%,去年全年跌10.1%,今年上半年直接干到11.2%。投资意愿持续走弱是市场预期最直接的晴雨表,结果新开工的房子面积同比暴跌了20%,这数字背后是无数工地可能没那么热火朝天了。

不过市场也不是铁板一块,冰火两重天的情况特别扎眼,就拿广州6月份来说,全市新开的11个盘清一色是现在流行的"新规住宅"(第四代住宅),容积率低、得房率高听着就诱人,就这11个盘供应量占了全市六成,结果认购量更是夸张地占了九成。

这说明什么?不是新房没人买,是大家只认"新玩意儿",老一套的房子除非开发商割肉大降价,否则真是门可罗雀,这种新项目比老项目的去化率平均高出30个百分点,难怪有些胆子大的民营房企开始试探性地拿地了。

但兄弟们别被重点城市的局部热闹忽悠了,这种积极信号和高去化率目前基本只存在于少数核心城市,广大非重点城市的市场那叫一个凉飕飕,压力山大。所以全国一盘棋,看开发投资在降,开工量在降,销量其实也在降。

1-6月全国新房卖了4.58亿平方米,销售额4.42万亿,听起来天文数字,但同比面积降了3.5%,而且这两个降幅都比1-5月份还在扩大。虽然降幅看着比投资和开工小点,但隐患在于下半年的"基数效应"。去年上半年销售基数低,下半年可是靠政策猛药刺激才拉起来的,基数变高了。如果今年下半年政策工具箱不开大点,刺激力度跟不上,销售数据的同比降幅恐怕会像坐滑梯一样再次明显扩大!

更让我警惕的是价格信号,大家发现没?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的跌幅(-5.5%)明显大于销售面积(-3.5%)的跌幅,而且这个差距还在拉大!这透露出一个不太妙的信号:新房价格下跌的趋势可能又悄悄回来了。这跟一季度完全相反,那时候是金额跌得少面积跌得多,说明价格还算稳。

进入二季度价格支撑力明显减弱了,以价换料的味道越来越浓。看看全国二手房的惨状就知道了,甭管一线还是三四线房东们都在挥泪降价求成交。

最后说说"库存"这个老大难,到6月底全国盖好了还没卖掉的商品房是7.69亿平方米。好消息是这库存比5月底减少了479万方,连续4个月在降了,说明"以价换量"在清库存上有点效果。但坏消息是跟去年同期比,库存还是实打实地增加了(去年6月底是7.3亿方,而且7.7亿方这个绝对量依然稳稳地坐在历史高位上。

这庞大的库存像座大山一样压在市场上,消化起来绝非一日之功。

数据看完一圈啥感受?用统计局领导的话总结最到位:销售面积和金额都在降,房地产这底筑起来得有个过程急不得,分化降价高库存投资收缩...这些关键词构成了当下楼市最真实的素描。政策下一步怎么走对下半年至关重要,咱们都得擦亮眼睛盯着。